他们避开敌军的主力,在地道中穿梭前行,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敌军的后方或侧翼,发动突然袭击,然后又迅速撤回地道,消失得无影无踪,扰乱敌军的部署。
这些小股部队神出鬼没,打了就跑,让大顺军十分头疼,犹如被一群看不见的蚊子叮咬,却又找不到目标。
而南方的勤王之师在北上的过程中也遭遇了重重困难,仿佛在荆棘丛中艰难前行。
一些地方的道路被山贼或叛军占据,那些山贼们在山林中设下重重关卡,叛军则在道路上构筑工事,阻挡勤王之师的前进。
他们不得不绕道而行,这使得行军路线变得更加漫长而曲折。
而且,不同的军队之间缺乏统一的指挥,各自为战,犹如一盘散沙。
有的军队急于赶路,却忽略了对周边环境的侦察;有的军队则在途中因物资分配问题产生了争执。
导致行军速度缓慢,原本充满希望的救援之旅变得充满了变数和挑战。
苏然得知这些情况后,任命一位威望较高的将领为勤王军统帅,这位将领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。
他协调各方力量,派遣使者穿梭于各支军队之间,传达统一的作战指令,明确各部队的职责和任务。
他还派人送去自己的手谕,那手谕上的字迹刚劲有力,明确了勤王的战略目标和行军路线,让各支军队在迷茫中有了方向,犹如灯塔在黑暗的大海中为船只指引着航向。
在外交方面,苏然考虑到后金的威胁,他再次派出使者前往后金,那使者带着使命和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北上的路途。
试图以利益为诱饵,延缓后金的进攻。
使者向后金提出,若后金在大明与大顺的战争中保持中立,大明愿意在边境贸易等方面给予后金一定的优惠,如开放更多的贸易口岸,提供丰富的丝绸、茶叶等物资。
后金方面对此态度暧昧,他们在权衡利弊,思考着如何在这场中原大乱中获取最大的利益。
后金的朝堂上,大臣们议论纷纷,有的主张趁机进攻大明,夺取更多的土地;有的则认为应该先观望,坐收渔翁之利。
在京城的这场生死较量中,苏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,他仿佛置身于风暴的中心。
他既要应对城外李自成大军的疯狂进攻,又要解决城内的物资短缺、疫病蔓延等问题,还要牵挂着南方勤王之师的进展和与后金的外交博弈。
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大明的生死存亡,而他只能在这历史的漩涡中不断挣扎,努力寻找着那一丝生机。